安平老街(又名 延平街,台灣第一街)

 點閱數:91265 推薦數:1
友善列印

地址

台灣.台南市.安平區延平街1號

開放時間

全天候

收費說明

免費

聯絡方式

none  

簡介


延平老街,也就是安平老街,又稱台灣街或石板街。位在安平古堡東側,是三百年前荷蘭人在安平所建的第一條街道。街區承襲清代台灣城市規制,只有兩、三公尺寬,行人腳踏車容易穿梭其間,汽車則無法進入。民國83年當地居民向政府提出拓寬建議,當時雖遭保護歷史文化人士阻止,最終仍以維護住戶生命安全為由拓寬成功。不過,與延平街平行的中興街和效忠街保存尚稱完整,還是可以體驗清代時狹小的街道。延平老街以傳統製法蜜餞、古早

內容介紹

台灣第一街

延平老街,也就是安平老街,又稱台灣街或石板街。位在安平古堡東側,是三百年前荷蘭人在安平所建的第一條街道,因此又稱台灣第一街

荷蘭於1624年佔據安平(當時又稱大員)時,當時的安平為一孤島,隔著台江內海與現今的赤崁樓遙遙相望,而大員以內為綿延的沙州,海水漲潮時即淹末於海中,因此安平古名又稱一鯤鯓,往南分別為二鯤鯓、三鯤鯓、四鯤鯓、五鯤鯓、六鯤鯓、七鯤鯓等7個沙洲島。一鯤鯓為外來文化最早進入的發源地,當時又叫「台窩頭」,這也是「台灣」這名稱之由來。

明末清初全臺最熱鬧的街道

1630年荷蘭為了能永久經營台灣,開始於建造熱蘭遮城(現今安平古堡),並於城東設立街鎮,做為對遠東貿易的場所。當時市街規劃有三條東西向的街道,分別為寬街(今日之延平街)、新街(今日之效忠街)及北街(今日之中興街)。當時3條街道以寬街最寬因此稱為寬街(寬二至三公尺),也最為繁榮,在17世紀的當時大街上貿易商行林立,來自歐亞的各色商人來來往往,盛極一時,是明末清初全臺最熱鬧的街道。寬街也是全台最早興建的第一條街道,所以有「台灣第一街」或「開台第一街」稱號,也因寬街以石板建成,又稱「石板街」。

原來的延平街到了清朝時,仍是非常繁榮,為重要的商業與交通樞紐,當地人俗稱「市仔街」,街上土地公廟、雜貨店、香燭店、中藥行、蜜餞行、鐘錶行、麵粉店、棉被行、珠寶店、飲食店一應俱全,為當時居民購物逛街的最佳去處。也因其地位之重要,當時民眾婚喪喜慶都要經過延平街,才算典禮完成。後經過時代變遷,到了民國,原來的街道因承襲清代台灣城市規制,只有兩、三公尺寬,狹窄的街道行人腳踏車容易穿梭其間,但汽車卻難以進入。當地居民基於未來發展、交通與安全考量,極力爭取拓寬。

延平街事件,老街被拆

1994年(民國83年)主張括寬的當地民眾與反對拓寬的全國文化界發生了「延平街事件」,爭議長達一年半,當時行政院長連戰於是下令暫停拆除,沉寂百年的老街突然全國新聞頭條版面。

抵不過強大的地方壓力,1995年5月全國文藝季『發現王城』活動為延平街做了一次最後巡禮。在台南市政府放任不管下,同年7月底老街兩旁居民開始自行拆屋,到了1995年8月1日台南市政府終以維護住戶生命安全為由下令拆除拓寬。

目前所見之安平老街(延平街)為拓寬之後的結果,原來的台灣第一街舊貌已不復見,僅剩與延平街平行的中興街和效忠街保存尚稱完整,還是可以體驗清代時狹小的街道。延平老街以傳統製法蜜餞、古早味玩具及糖果等等著名,因為近年來觀光盛行,現在老街內店家大多賣紀念商品,假日兩旁攤販林立,就像是白天的花園夜市。

老街內建築有土角厝、紅磚矮屋、西式洋樓,還有夾雜著一些現代的鋼筋水泥建築。洋樓大多市白粉牆或洗石子面牆,欄杆、柱頭或屋簷上飾以手工精緻的浮雕。進落門為天井,設有「公媽廳」,以安放神安,門楣多懸掛太極八卦、劍獅獸牌或圓鏡,以求辟邪鎮災。

賞遊重點

原有之延平老街於1995年8月已被拆除,建議可到中興街和效忠街逛逛,追尋老街風華。

  • 老街風華─中興街、效忠街
  • 安平民宅常見僻邪物─劍獅獸牌、太極八卦

到安平旅遊地圖頁.

[附近景點]

安平樹屋, 億載金城, 德記洋行(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), 林默娘公園, 台南運河, 四草大橋, 安平古堡(熱蘭遮城), 永漢民藝館, 小西門砲台遺跡(安平小砲台), 安平天后宮(開台天后宮), 海頭社魏宅, 臺灣城殘蹟, 東興洋行, 運河博物館, 劍獅公園, 安平鄉土文化館, 安平港, 港濱歷史公園, 觀夕平台, 延平街古井, 乾隆海堤, 觀音亭, 妙壽宮, 安平漁人碼頭,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, 橋頭公園, 札哈木原住民公園, 海山館, 望月橋

請參閱:全國老街, 全台老街整理列表


交通資訊
緯度:23.00054000     經度:120.16323600
安平老街(延平街,台灣第一街) 安平老街(延
安平老街(延平街,台灣第一街) 安平老街(延